多地预计2024年大学毕业生稳就业任务重 新能源等产业人才需求大
栏目: 安博电竞app官网    来源:安博电竞app官网    发布时间: 2024-01-26

  2023年,我国就业工作取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2024年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国民经济运作情况。其中,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高校毕业生是重点就业群体之一,从2023年12月开始,将发布不含在校大学生的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新指标,或将对监测、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产生新的方法论。

  2024届高校毕业生春招火热进行中,近期,各地陆续预报2024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多省份继续增加,就业任务依然严峻。展望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两驾马车”——升学和就业或将发生分化,这更加考验提高市场化就业的能力。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从就业看,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特别是农民工就业形势改善显而易见。”

  但2023年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11月上升0.1个百分点。

  中国就业促进会特邀专家、原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燕斌表示,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亿万民生。2023年就业形势逐季改善、总体向好。分季度看,2023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各季度平均值分别是5.4%、5.2%、5.2%、5.0%。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1180万人,同比多增35万人。

  “2023年稳就业任务艰巨繁重,取得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逐步改善的成果难能可贵,殊为不易。”刘燕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刘燕斌进一步表示,这主要是得益于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经济稳步的增长5.2%好于预期,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实施一系列有力的稳就业政策,以及采取加大支持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力度,着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提供公共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等诸多有效措施。

  对于2024年的就业形势,康义表示,总的判断是压力依然存在,部分群体、部分行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会比较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在不间断地积累,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

  刘燕斌也认为,2024年,就业形势复杂,就业压力较大,稳就业任务依然繁重。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有1500万人以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79万,比上年增加21万人。

  “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在回升向好,高水平发展持续推进,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快,经济有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随着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措施的谋划制定和落实落地,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局面。”刘燕斌说。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农民工、青年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得到一定效果保障。

  1月17日新闻发布会还介绍了完善城镇分年龄组调查失业率的情况,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9%、6.1%。

  国家统计局从2023年7月开始暂停发布城镇分年龄组调查失业率,完善相关指标。2023年6月的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21.3%,2023年前六个月的平均值为19.58%。

  近日,一些地方和高校披露了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人数。目前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依然任务艰巨。

  天津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指出,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9.78万人,总量依然保持高位,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

  “我们将以‘起步就要冲刺’的劲头,锚定目标,靶向发力,推动2024届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天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西日报》报道称,广西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为43万人,较去年增加3.4万人,总量供给仍处于高位,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广东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指出,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4万人,加上外省流入和留学回国来粤求职的学生,就业总量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云南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36.7万人,同比增加1.9万人,增幅5.5%。云南省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当作一项政治工作、民生工作、战略工作来抓紧抓好。

  2024年重庆预计有毕业生36.7万人,比2023年增加3.3万人。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指出,市场需求岗位总量有限;供需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四川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65万人,同比增加4万余人,增幅7%,加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存量”,就业总量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青年失业问题既有紧迫性、艰巨性,又有复杂性、长期性。解决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需要针对其特点,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刘燕斌说。

  梳理高校毕业生升学和就业这两条主要渠道不难发现,尽管出国留学有所恢复,但本科生升学规模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降;公务员等政策性岗位保持稳定的同时,市场化就业主渠道需要加力开拓。

  以清华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两所高校为例,2021—2023届本科生人数总体增长,就业任务艰巨;本科生就业去向率低于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率,说明本科生就业是重点和难点。

  分年份来看,清华大学本科生就业去向率三年连续下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虽然走出V字形曲线届本科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升学方面,清华大学2023届本科生深造比例为80.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3届本科生深造比例为40.46%,比上年下降0.68个百分点,且连续两年下降。能够准确的看出,不一样的层次高校的本科生深造趋势呈现分化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两所高校的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均呈下降趋势,这与国内整体趋势相同,2024年全国硕考报名人数为438万人,比2023年减少约36万人。

  就业方面,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努力开拓公务员等政策性岗位招录,但总体招录规模有限,大学生竞争日趋激烈。

  2024年公务员国考计划招录规模达3.96万人,比上年增加0.25万人,但共有303.3万人通过了企业的资格审核检查,通过资格审核检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7∶1,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相比之下,招录规模更大的公务员省考则显出分化趋势,目前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的省份里,相比于上年招录规模有增有减。

  “从公告情况看,2024年省考整体的招录规模和去年差别不大,甚至略有缩减,反映出地方政府对于公务员扩招比较谨慎。”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王健说。

  国考和省考在招录规模上的联动特征有可能会被打破。“以往,国考宣布扩招后,省考会跟进大规模扩张,但此现状2024年没再次出现。”王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地方机构改革正在关键阶段。《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王健认为,省考招录规模的变化与地方机构改革要求精简编制有一定关系。“但地方政府其实是希望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公职队伍的,导致省考招录规模偏谨慎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地方财政压力较大。”

  当前正处2024届高校毕业生春招关键期,多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就业进展与2023年相比保持稳定,符合预期。多家科技公司的人说,加大了春季校招力度,但从简历发现,毕业生的求职竞争也更趋激烈。

  “求职简历中,高学历、名校背景、竞赛等荣誉加持的学生占比很大。”一名科技公司业务线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市场化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吸纳了最多的就业。那么,哪些行业对2024届高校毕业生来说是更好的就业机会?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对推动工业稳定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青年就业向制造业回流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卓贤的研究之后发现,近年来,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背景下,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青年从事制造业岗位的比重有微弱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的就业比重有所上升。

  猎聘发布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能源/化工/环保行业的应届生职位同比增长超40%,增长居各行业之首。

  麦可思研究院《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研究发现,2022届本科毕业生收入前10名的职业类中,首次出现了电力/能源、工业安全与质量、机械/仪器仪表职业类。

  该报告认为,这与新能源产业崛起,和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逐步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有关。

  康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相比于其他产业,劳动密集度较高的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优势显著。展望今年,服务消费较为活跃,服务业增长将继续成为带动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之一。与此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蒸蒸日上,产生许多全新的岗位需求,更有助于扩大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

  上述猎聘报告说明,面向2023应届生的售后技术上的支持、科研人员、带货直播的职位增长均超100%。

  近年来,产业行业发展受经济社会政策影响强烈。刘燕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有关部门应协同发力,加强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

  比如,优先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行业和业态模式;在制定和实施财税、金融、产业、贸易、投资、消费、教育培训、城市管理等政策时,综合评价对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失业风险等带来的影响,各有关部门聚力支持稳就业;在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时,把就业指标作为调控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