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的崛起让祖国更加繁荣你都知道哪些新能源
来源:安博电竞app官网    发布时间:2023-11-27 21:03:00

  常规能源: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很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一天比一天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崛起,与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倡导节能减排紧密关联。风电、光伏作为最为清洁的能源,受到全球青睐,各国纷纷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措施,促进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也迅速下降,是其崛起的另一重要推动力。从1997年-2016年这二十年间,全球新能源发展迅猛。风电装机从7.64GW增长到468.99GW,光伏装机从0.23GW增长到301.47GW,分别增长了60倍和1284倍。风电,光伏发电量迅速增加,分别从1997年的12TWh、0.8TWh增长到2016年的959.5TWh、331.1TWh,风电发电量增长了79倍,光伏发电量增长了439倍,慢慢的变成了电力供应中不可忽视的电源。

  太阳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极大,而地球所接受的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因地理位置和季节和天气特征情况的不同,不同地点和在不同时间里所接受到的太阳能有所差异。地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平均值大致是:北欧地区约为每天每一平方米2千瓦/小时,大部分沙漠地带和大部分热带地区以及阳光充足的干旱地区约为每平方米6千瓦/小时。目前人类所利用的太阳能尚不及能源总消耗量的1%。

  我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将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到2l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

  风是一种潜力很大的新能源,地球上可用来发电的风力资源约有100亿千瓦,几乎是现在全世界水力发电量的10倍。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用风力来发电,开发新能源

  中国风力机的发展,在50年代末是各种木结构的布篷式风车,1959年仅江苏省就有木风车20多万台。到60年代中期主要是发展风力提水机。70年代中期以后风能开发利用列入六五国家重点项目,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风电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基地。截至2009年底,我国国内风能装机容量为2500万千瓦;2020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现在的10倍。我过最大的风能发电5兆瓦风机是中国陆上装机容量最大的风机

  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出现在东海大桥东侧,并且在上海世博会之前成功并网发电,目前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变成全球第一风电大国,预计202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可以达到2.5亿千瓦,相当于13个三峡电站,全年发电量可以达到420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相当于200个大型火电厂。

  近日世界上最大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SL5000投入试运行,由华锐科技集团研发生产,值得骄傲的是从设计图纸到零件的组装全过程都是由我国自行完成的,此技术位居世界首位。

  在风力发电其他领域,我国也取得了领先地位,位于前十的陆上风机制造商,中国占了4位,上海电气更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机制造商,在2016年占据了全球风机制造数量的一半以上,

  SL5000是风力发电机中的巨无霸。它的机舱上可以起降直升机,它的风轮高度超过40层楼,SL50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组是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家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全球技术领先的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5000kW,即5MW。

  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和海水温差能等,这些都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海水的潮汐运动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所造成的,潮汐的涨落蕴藏着很可观的能量,潮汐能发电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现已建成的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法国朗斯河口发电站,它的总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度。

  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兴建了一批潮汐发电站,目前规模最大的是 1974年建成的广东省顺德县甘竹滩发电站,装机容量为5000千瓦。据估计,我国仅长江口北支就能建80万千瓦潮汐电站,年发电量为23亿千瓦时,接近新安江和富春江水电站的发电总量;钱塘江口可建500万千瓦潮汐电站,年发电量约180多亿千瓦时,约相当于10个新安江水电站的发电能力。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深处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地热能的储量比人们所利用的能量总量还要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

  据测算,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从地表向下每深人100米温度就约升高3℃,地面下35公里处的温度约为1100℃一1300℃,地核的温度则更高达2000℃以上。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球表面的热量,约相当于燃烧370亿吨煤所释放的热量。如果只计算地下热水和地下蒸汽的总热量,就是地球上全部煤炭所储藏的热量的1700万倍

  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0处;

  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1991年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投用,这是中国大陆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压水堆核电站,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核电迈入批量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大陆在运行核电机组共22台,总装机容量2010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2%;在建机组26台,规模2800万千瓦,约占世界在建规模的40%。中国已变成全球上在建核电机组规模最大的国家。。

  截至2016年12月底,国内在建核电机组共21台,总容量为24.32GW。随着在建项目陆续投产,未来6年国内核电装机容量将保持持续增长。近年来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的节奏较之前明显加快。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世界能源构成中占有主体地位,世界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利用方面走在前列,多种新能源已进入商业利用。虽然我国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新能源资源在我国广泛分布。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并且人口分布极不合理,因此发展新能源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能源供给的独立性和安全性,以及分散人口地区居民用电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对能源的需求,对新技术的追求以及人们逐步的提升的物质文化的需要,都将促使新能源技术成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 。